石大言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石大言论 > 正文
印兴耀:培育教育家精神与石油精神相结合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发布时间:2024-05-10 11:32:01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习近平总书记从六个方面全面深刻阐述了中国当代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并勉励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石油精神”是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宝贵财富,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作为石油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来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和内在要求。

1953年,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和石油科技人才,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教育学府———北京石油学院应运而生。整建制地援建几乎所有的石油高校,培养30多万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优秀人才,参加了新中国所有大型油气田和石油化工厂的开发建设,中国石油大学为共和国石油高等教育和石油工业的创立、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学校的石油教育工作者,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逐步形成了“艰苦奋斗,为国找油,勇当尖兵”的优良传统,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奉献、乐教爱生、求是创新的优秀教师和教学团队。2020年获得全国第二批黄 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师团队就是其中的代表。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源于1954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地球物理教研室,是一个因油而生、积淀深厚、人才辈出、业绩辉煌的优秀团队。我国油气地球物理史上闪耀着该团队许多前辈的名字,例如,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我国第一个地震队队长苏盛甫先生,我国现代测井事业奠基人王曰才先生,石油工业科技专家牟永光、杜世通,等等。该团队以老一辈教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爱国奉献的精神,呈现出名师带领、骨干带动、和谐共进、有为有声的发展气象。注重用优良的师德师风和团队文化支撑团队的发展。团队目前还是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是支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国家(培育)重点学科、勘查技术与工程国家一流专业以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骨干。团队始终将“教育家精神”与“石油精神”贯穿教学、科研、育人全过程,实施“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党支部三联共建”,实现“党的建设—师道传承—人才培养—科研攻关”一体化建设;建立“团队托举+名师指导”人才培育体系,实施优秀人才助推计划、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度,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团队在培养石油勘探人才中锤炼师德师风,在攻克科技难关中增强奋斗精神,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践行使命担当,形成了“团结、拼搏、奉献、创新”的团队精神。

一、牢记使命立德树人培育时代勘探尖兵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团队时刻牢记“为国找油为党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将石油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作为团队带头人,我对团队成员的第一要求是一定要给本科生上课,老师们科研再忙,也不会耽搁学生的课程。团队始终坚持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精神,团队教师全部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担任班主任和学业导师,对学生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助推学生全面成长。

团队坚持集体备课、集中研讨和传帮带的传统,让团队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团队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系列金课,主编精品教材,构筑高端实验教学平台,打造“名师—名课—名教材”的品牌。“地震勘探原理”入选全国首批一流课程,“地震波动力学”和“地球物理测井”入选山东省优质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地震勘探原理》入选中国高被引图书地质学学科TOP3名单,《地震波动力学基础》和《地震数据处理方法》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在专业实验实践平台建设上打破现有的专业领域限制,按照“厚基础、多交叉、重实践、强能力”的原则,形成了“室内实验—校内实训—野外实践”三位一体、“课内外、校内外、线上与线下”时空全覆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探索性、浸入型、主动式、系统化”的实验实践训练,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调发展。每年寒假,教师带领学生赴油田生产一线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出工鸡未鸣、收工星当空,日行几十里、凉饭裹腹中”是真实写照,野外实践教学成为立德树人的生动课堂。秉承“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想,有效推动了理论课程与实验实践体系融通,建成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于2019年成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

团队坚持党建统领,以课程思政、师生联合组织生活、“1+2”导师制等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教育家精神”与“黄大年精神” “石油精神”“石大精神”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团队培养了一 大批品学兼优、爱岗敬业的石油勘探人才。毕业生 近年来在能源行业就业占比保持在70%以上,其中三成以上扎根西部及海外戈壁沙漠等艰苦地区基层一线。2008届毕业生郭旭光跨越石油勘探禁区,参与发现新疆油田的玛湖和吉木萨尔两个10亿吨级大油田,获评全国劳动模范;2013届毕业生秦宁专注于“为地下岩体构造做CT”,为胜利油田落实近4亿吨新增储量发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老师们不仅教给我们专业知识,更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感恩每一位老师,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曾帮扶76名自闭症青年实现就业梦想、获“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的2020级博士陈阜斌表达了学子们的心声。

温馨、宽松、和谐的团队氛围,“团结、拼搏、奉献、创新”的团队精神,让团队的凝聚力不断增强,青年教师不断成长。近年来,曹丹平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宗兆云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宗兆云、黄建平入选青年长江学者,黄建平获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张佳佳、魏周拓在全国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斩获桂冠。团队党支部获评山东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所在学院党委获评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测井重点实验室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储层地球物理实验室党支部分别入选全国首批、全国第二批“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

二、聚焦油气科技报国服务国家能源战略

历史上,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师参加了我国几乎全部大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支援了其他石油高校勘探学科早期建设、积淀形成了“艰苦奋斗,为国找油,勇当尖兵”的优良传统,老一辈学者倡导和力行的具有教育家精神底蕴的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始终是这支团队的“底色” 。

作为石油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坚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把科研做在祖国的山川上。科研工作既要“顶天”又要“立地”,要在紧跟、引领国际前沿的同时,注重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油气勘探开发上,真正解决国家能源工业中存在的问题,为确保“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作出应有贡献。作为石油科技教育工作者,我们牢记科技报国的责任和使命,潜心研究,开拓创新,努力攻关油气地球物理新理论与新技术,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作出自己的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团队共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100余项,三大石油公司科技攻关项目3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多类型复杂油气藏叠前地震直接反演技术及基础软件工业化”项目,攻克了制约多类型复杂油气藏叠前地震描述和油气识别的技术瓶颈,为油气识别提供了“中国芯”,并成功应用于10个国家69个油气区块,使我国地震油气识别处于国际先列,该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唐晓明教授课题组围绕国家油气资源探测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与需求,开展了声学测井方法、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偶极横波远探测测井、过套管声波测井和随钻声波测井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超远探测全方位扫描成像测井装备,使我国声波测井技术发展处于世界前沿。

“为国找油,为党育人”,团队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团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向地球深部进军、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指示精神,面向油气勘探开发复杂新领域,持续开展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用智慧透视地下宝藏,用爱心哺育祖国栋梁,努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民族复兴再立新功。

【 作者: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责任编辑:卜令朵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开云kaiyun首页入口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