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

张福明《点滴回忆,缅怀大师,感受师德师风》

作者: 发布者:肖凡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8-12-05 浏览次数:285

点滴回忆,缅怀大师,感受师德师风

——纪念老教师张庚骥教授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测井系 张福明)


在学生眼中,他是恩师,学术上是神一样的存在,即便过去了几十年,学生们仍然对他的教诲念念不忘;在国内外同行眼中,他是电测井理论与应用技术创新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他个人心中,则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学术追求永无止境。他的为人、为师、为学,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宝贵财富。

他就是国际著名电法测井专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原地球科学与技术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庚骥(1930-2018)。他1952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编译室,参与北京石油学院筹备工作,直至1998年在我校离休,一生的职业生涯全部贡献给了中国石油大学。

张庚骥教授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四十余载。他治学严谨,德高望重,勇于奉献,淡泊名利,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热爱同事,关爱学生,为我国地球物理测井专业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借此庆祝建校65周年之际,本文意在通过我校学生们的部分回忆,并撷取张老师生前对自己的点滴表述,缅怀一代学术大师,感受老一辈的师德师风。


一、来自本科毕业生的回忆

1、来自五四级本科生的回忆

时间要回溯到1955年。这年秋季,为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教育部决定在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设置“矿场地球物理”专业,以解决当时测井技术人才的匮乏和需求。我们这五个班级的同学,在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分别修完二年级(即物53级两个班)和一年级(即我们物54级三个班)的课程,成建制调往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成为矿场地球物理专业的第一批学生。开学后,为我们讲授“放射性测井”课程的老师,就是年轻潇洒的张先生。他坚实的数理基础、对知识善于融会贯通、善于阐释复杂的技术原理、以及过人的记忆力,都深深吸引我们这些年青的学子,他“善于思考、重在理解、拓展思路、严谨治学”的学风,也深刻地影响我们。如今63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依然清晰,他的师恩、师情,终生难忘!

2、九三届本科毕业生

(甲同学)在多年的读书经历中,他是我敬佩的老师之一。他的课程难度大,一个公式推导几大黑板,擦了写,写了擦(我们上学时黑板都是固定的,写满了就只能擦掉接着往下写),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老教授已经乐不可支,同学们却目瞪口呆!一个班级里能听懂的人寥寥无几,但都情不自禁报以掌声…。老教授一生以做学问为乐,乐在其中,值得我们学习!

(乙同学)张老师在大学期间教授我们《电磁场论》,说实在的,这门课太高深,只记得一个公式会很长很复杂,偏导就要“偏”好几下,张老师在黑板上津津乐道地认真推导,他那认真的教学态度和体验知识给他带来的快乐总是在感染着我们,即使听不太懂,但还是尽量认真去听,好不辜负老师的一片苦心。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年《电磁场论》期末考试,我们班有些同学分数低于45分的,低于45分也就意味着来年不能参加补考而只能重修!我那时候是二班班长,我就去找张老师,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张老师,张老师住在那边白色的教授楼,我见到他跟他说明了来意,说了低于45分需要补修,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他的第一反应,他就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一样,很吃惊的说“那怎么办?”,我说您给教研室说一声看能不能给一个补考的机会,他立即给教研室打电话说明情况,给大家争取到了补考的机会。我一直都记着他听到重修时的惊讶和问题解决了之后灿烂的笑容,他老人家那时已经六十几岁了。张老师总是那么的和蔼可亲,虽然近距离接触就那么一次,但对我印象很深。

(丙同学,现为我校教师)关于教学。为测井专业(现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测井方向)本科生主讲重要专业基础课《电磁场论》,为硕士、博士研究生讲授《电动力学》《高等电动力学》等学位课程。这些课程对数学和物理基础要求高,难度大,不仅涉及电磁场的经典理论,还要往测井专业方向上引导,建立与专业的联系。张老师数理知识功底非常深厚,公式、定理甚至微积分方程等信手拈来,感觉就是这些内容已完完全全刻在脑中,随时调出;讲课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课堂上不看讲稿、不翻课本(偶尔让学生翻书时才看一下页码),大多数情况是在黑板上推导(1990年代还没有用电脑多媒体),整版的数学、物理符号,标量、矢量、点乘(内积、标量积)、叉乘(外积、矢量积)等等,很多同学接受困难,张老师就会在与同学的互动中把重点、难点耐心讲解。

关于指导学生和年轻教师培养。在教研室的教学研讨中,经常在办公室大黑板上亲自讲授(图一),鼓励年轻教师大胆讲,给年轻教师指导细致入微、非常严谨,比如板书中一些符号的书写不规范他都会认真指出;强调数理基础和知识内容的逻辑性。

图一200610月,为年轻教师讲解知识(1998年已退休)

本人亲历的一件事:199510月,第九届测井年会在江汉油田召开,会议期间,一名来自外校的毕业生慕名而来,让我带他去见张庚骥教授,见面后表达了想报考我校博士并跟随张老师攻读的愿望。但在张老师了解了他的专业方向和兴趣后,直截了当的告诉他,自己不擅长这些专业方向,“术业有专攻”,并向他推荐了我校的另一位博导。那个时期学校的博导很少,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们触动很大,对现在我们的治学和教育也有莫大的启示作用。

3、九四届硕士毕业生(曾经的同事)

非常怀念张先生!从上他的《电法测井》课开始认识他,到后来留在测井教研室工作多年。在我所有的记忆中,就是他的音容笑貌,和蔼可亲,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我当时出国读书,请他写一封推荐信。那时都是学生带笔由推荐人签字就行了。只有他认真阅读,帮我修改,如今仍记忆犹新。他老人家虽生活坎坷,没听过他半句抱怨。做人做事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来自所指导研究生的回忆

张老师给我们的印象是: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钻研问题、推陈出新。

1、指导的第一个硕士生的回忆

张先生数学物理基础功底深厚,对电法测井理论与算法有独到的思想,学术水平享誉国内外。张先生在系统科学地传授各种测井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我国测井事业,为了年轻一代的成长,先生耗尽了自己的光和热。在我的眼中,我的导师是一个品德高尚理想崇高的人,先生严谨的治学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育家的精神,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等等,都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将终生受益。

2、所指导最后一个硕士生的回忆

我在做硕士论文阶段,张老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论文进行中,他也思考论文可能遇到的问题,当遇到难题而无法解决时,他会给予指导,鼓励你如何去克服困难,从问题中找到出路。有一段时间,论文陷入困境,想改做其它论文题目时,张老师鼓励我说“做论文就像踢足球,无论对方防守如何严密,总是可能进球的,关键看如何找到方法和技巧”。他不盲目相信权威,他说权威没有解决的问题不一定是不能解决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经历也会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没有解决很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到问题的技巧。张老师在谈到做学术时,他认为要虚心地认真地阅读文献,从文献中读懂问题研究的思路,而不是研究成果或结论,最后和自己的思路做对比,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张老师在教学中,总会根据自己的理解重现表述问题,反映了他对问题的深刻思考。他善于创新,不喜欢吃“剩饭”,他说,别人没做的事情才有必要去做,做起来才有意思。

3、一个博士生的回忆

在经济上,对研究生很关心:尽管科研经费一直比较紧张,但是,在对待研究生的补助方面非常慷慨,对于科研项目提成的经费,通常张先生与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均分,一直是中国石油大学测井专业教师的美誉,至今应该也无人能及!

学业上,对学生要求很宽松,但是要求学生保持对新东西、新知识的专注度,要对学习感兴趣,要对新东西、新问题有好奇心。课堂上很随和,强调数学基础和物理基础的重要性,认为若基础不够,很难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因此,要求学习的自觉性和对问题的兴趣性。授课时,专业性很强,一般的学生很难跟上张老师的思路,但是,有问题可以随时问,回答极为耐心,因此,最终的学习效果较好。

4、一个硕士生的回忆

我从小淘气,不喜欢学习,自然在学校受到很多批评,因此,对老师一直比较敬畏。张老师让我改变了这种感觉。有一次,张老师找我讨论一个问题,用于没有电话,老人家就到我家找我,当时我太太出差,家里只有我和女儿,我们把满屋都摆满了玩具,张老师和我讨论完了问题就回去了。几天后,我拿着结果到他家里去,张老师首先问我“你老婆回来你挨批没有?”然后他对奶奶(张老师的母亲)说:“那天去他家,他和女儿把玩具放的满地都是,都没有放脚的地方”。张老师说这些时,即有父辈关爱,又有朋友的调侃。这事让我感觉:做老师就要想这样-亦师亦友。

有一次出差遇到一位做电磁场计算的教授,该教授认为积分方程

适合于解决电法测井的问题。我回学校后和张老师说这事,张老师说“那是他的经验,不是我们的经验”。这事让我想起一个故事:小马过河。小动物说不能过河,是基于它的经验,不适应与其他大型动物。现在积分方程法是解决电法测井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并将在以后的应用中越来越重要。希望这个小故事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我跟张老师读研究生时,开始只要推导出公式,就开始编程序,没有对公式进一步简化,这样写的程序比较复杂,效率低。张老师告诉我:我们要多做笔头上的工作,让计算机做的工作尽可能的少,这话让我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受益良多。

三、自我思考与定位

通过不同时期校内媒体的报道以及本文作者与张先生的点滴交流,深感先生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认识之深刻、对自己职业及学术生涯总结之到位!

1、对教育的思考

图二《石油大学报》刊载张庚骥为45周年校庆所撰《我的四十六年》(1998.10.8

199810月,学校四十五周年校庆,石油大学报刊载了张庚骥老师的文章《我的四十六年》(文中自我说明,1952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即分配到筹备中的北京石油学院)。文中处处体现了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思考:“在我看来,中国最需要的是教育。工业农业生产可以迅速增长,但是人民的教化则需要时间……人民的素质只能靠教育来提高,这增加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图二)。

这就是从事高等教育近半个世纪的老教师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深度思考,是不是也值得我们深度思考?良好的师德师风,必须有潜心思考,必须有身体力行。

2、对知识追求永无止境

1998年,学校组织编篡并出版了专门介绍老教师的《红烛融融》一书(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年),其中一篇是专门介绍张庚骥老师的(图三),本人当时被安排采写本文。成文后,商讨文章题目时,张老师借用屈原的“路满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建议题目取为“生命不息求索不止”。这很好的体现了他“爱琢磨”的习惯和在逆境中对知识追求永不言弃的精神。

图三《红烛融融》中对张老师的报道(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年)

3、晚年的自我勉励和总结。

200910月,地学院借组织召开电测井新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之际,举办了张庚骥教授八十寿辰纪念活动。活动场地背景墙上,是张庚骥为自己题写的“有自强之志,无自满之心”十个大字(图四),表达了自己对知识永远孜孜以求、对任何成就都永不满足的态度,彰显大师的境界。

图四八十寿辰纪念会上,山红红校长代表学校赠送礼物

四、结语

点滴回忆,让我们见证了学生眼中的学术大神、科学路上的孜孜以求者。斯人已逝,风范永存。愿我们以张庚骥老师这样的老一辈石油教育工作者为榜样,不忘初心,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做出更多的贡献,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科技人才,为母校添光增彩!

9


Baidu
map